第41章 墨离承认,我就是与六国君主有书信往来!
被墨家赶走,我打造大秦重工!
隐居的鱼
右相王绾躬身立于殿下,向秦王嬴政禀报道:“启禀陛下,齐国稷下学宫的博士已经到来多日,”
嬴政端坐于龙椅之上,目光深邃,沉吟片刻后说道:“让他们进来。”
“宣齐国稷下学宫博士觐见!”王绾高声传令。
不多时,以淳于越、韩非子为首的一众稷下学宫学子,鱼贯而入,齐齐跪倒在地,山呼道:“臣等拜见秦王!”
嬴政微微抬手,示意众人平身。他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淳于越和韩非子身上,沉声问道:“两位稷下博士远道而来,所为何事?”
淳于越上前一步,拱手说道:“陛下,臣等此番前来,是为了向秦王进献治国方略,以助陛下成就千秋霸业。”
“哦?”嬴政挑眉,“不知是何方略?”
淳于越从袖中取出一卷竹简,双手呈上,说道:“此乃臣等稷下学宫多年研究之成果,集百家之长,可为陛下治国理政之参考。”
嬴政接过竹简,缓缓展开,细细阅览起来。竹简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文字,内容包罗万象,涉及 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
嬴政一边看,一边不时点头,脸上露出赞赏之色。他看完之后,将竹简放下,看向淳于越,说道:“两位博士之才,朕甚是欣赏。只是,如今我大秦正在推行法家治国之道,与儒家学说多有冲突,不知两位博士有何高见?”
淳于越沉吟片刻,说道:“陛下,儒家之道,以仁义为本,注重教化百姓,维护社会秩序。而法家之道,以法治为本,注重赏罚分明,维护国家稳定。两者看似冲突,实则可以互补。儒家可以教化人心,法家可以约束行为,两者相结合,方能达到最佳的治国效果。”
韩非子也上前一步,补充道:“陛下,臣以为,儒家可以作为国家的精神支柱,而法家可以作为国家的法律准绳。两者并行不悖,相辅相成,方能使国家长治久安。”
嬴政听后,沉思良久,缓缓说道:“两位博士所言,甚是有理。只是,如何将儒家与法家融合,却是一个难题。”
淳于越和韩非子对视一眼,齐声说道:“我等愿为秦王解惑!”
嬴政看向其他稷下学宫的学子,说道:“尔等也都是饱学之士,在驿站休息吧,过几日,再详细询问儒家治国之道。”
“臣等定当竭尽全力,为陛下效劳!”众学子齐声应道。
内侍尖声唱喏:“墨离到!”
墨离迈步走入大殿,目光扫过殿下众人,最终落在嬴政身上,躬身行礼:“臣墨离,参见陛下。”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