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财政危机

 明末美僮传奇
    第四十九章 财政危机(1/2)

    九月中旬。

    后营的秋赋、征兵训练工作基本完成。与李安国想象的差不多,田赋征收了近一百万石,由于后营宣布只收田赋,其它杂役一律取消,武昌府的老百姓欢声雷动,人口也没有隐瞒,虽然各州县的最终数字尚未最终确定,不过以当前的情形来看,百万人口还是有的,这还是在大西军已经征募了大量青壮从军的前提下。

    虽然何去何从尚未最终确定,不过既然经营一地,就要按照正式经营的办法来进行。

    李安国与谢凤洲、周文江等人商议后,决定在约法三章的基础上,将田赋的内容加了进去,特别注明了“凡西营管辖之地,有赋无役,且永不加赋,兵事、水利等大事需要民力者,自愿参加,官府照管饭食”

    民间诉讼等日常事务仍然依照大明律来进行。

    一时武昌府境内民心、军心大定,秋耕(武昌府地界一年两熟,冬天还可以隔年种一季麦子,不种麦子的季节,或歇田,或种植油菜)、训练都在热火朝天地进行着。

    不过日前有一事却让李安国忧心不已。

    既然按照正式管理的办法来进行,官员、工坊的薪饷你要发吧,至于军卒的薪饷,以前人少的时候,李安国定下了平均一两的规制,不过至九月中旬的时候,军卒已达五万四千人(加上咸宁、蒲圻新招募的),就这些人每月就需要五万多两。

    这还是陆师,王自羽将那八千新兵、宋江的两千“水匪”纳入水师后,加上原有的两千人,一共一万两千人,两百艘大船,两百艘小船,按照明军内河水师的规制,大船可纳水兵五十到一百人,按最少的计也有一万人,小船平均每艘按二十五人计,也是五千人。

    最后,王自羽又在武昌府的渔民中招募了三千人,凑够了一万五千人,幸亏武昌府湖泊众多,在水上讨生活的很多,比如大冶附近的大湖就有三个船帮,其它更大的湖就更多了。

    李安国一直把水兵当做技术兵种来对待,所以也按照平均一两来发放薪饷。

    这样一来,军队每个月光是薪饷便接近七万两。

    加上大冶工坊开工后,各大矿场、工坊的人也有近三万,李安国当时还有近百万两银子,一时没仔细考虑,大嘴一出,各工坊的人也给了平均一两的薪饷,矿上的少一些,不过平均下来也有半两,矿上的人多,有两万人,这就是一万两。

    作坊的人少一些,经过恢复、动员后也有五千余人,这就是五千两。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