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创作发言稿
重返98:校花总是偷看我
叁餐四季
这场洪水是继1931年和1954年两次洪水后,20世纪发生的又一次全流域型的特大洪水之一。
这次洪灾规模空前,给灾区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损失。
因为东岚省没有遭灾的缘故,因此宋毅对于具体的灾情细节并不清楚,只记得媒体先是铺天盖地的报道,紧接着便是全国人民的捐款。
在这场洪灾中,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共同抗击自然灾害。
至于谁最先带头捐款,宋毅已经记不清了,不过肯定不是发生在东岚省,因为在政治敏感性方面,东岚省历来是慢半拍的。
宋毅的义卖活动引起了省、市电视台的关注。他们嗅到了新闻价值,争相报道这一事件。
此外,领导的重视也是推动这一事件成为典型的重要因素之一。他们希望树立一个先进典型,以此激励更多的人参与到抗洪救灾的行动中来。
……
小伙伴们都在激动地等待着市电视台的采访,大家都在想,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一定要好好把握。如果不是宋毅的再三叮嘱不许外传,这件事早已在邻里间传得沸沸扬扬了。
晚些的时候,宋毅接到了丛琳的电话,她告诉他省电视台也想要抢先采访的事情。
宋毅听到这个消息后,激动得差点儿跳了起来!他连连感叹自己的运气实在是太好了。
丛琳说道:“不仅如此,我妈还说了,到时候咱们考入大学的领导,也会来宁海市参加采访。”
宋毅惊呆了,忙问道:“你从哪里得到的消息?可靠吗?”
丛琳肯定地回答:“当然可靠,这么大的事情,我怎么可能跟你开玩笑。”
其实,丛琳本想跟宋毅交实底的,告诉他安婉晴也是领导之一,但想了想,觉得还是先不要说,打算留到日后给宋毅一个惊喜。
此时丛琳还不知道,宋毅已经有所预感,他猜想安婉晴可能是领导之一,但当日后得知安婉晴的真正官职后,他差点儿被吓出心脏病来。
跟丛琳聊了采访的大致流程后,宋毅便挂断了电话。
现在互联网还没有普及,智能手机什么的也还没有出现,想查找采访发言稿真是一件难事。
不过好在宋毅也是被信息时代熏陶过的人,多多少少还是能写出些正面的发言稿的。
……
就在宋毅抓耳挠腮写发言稿的时候,省电视台的记者也在准备发言稿。
省电视台作为权威媒体,对于采访对象的选择有着严格的标准。
通常,能够被省电视台采访的人,都是在某个领域有着卓越表现或正面影响力的人物。
他们所树立的形象,必然是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
当然,省电视台的记者们并非对宋毅等年轻人持有偏见,而是出于对新闻真实性和积极性的考虑。
毕竟,这些年轻人还太年轻,对于言辞的把握可能不够成熟,若发言中带有歧义或负面言论,可能会给社会带来不必要的误解和负面影响。
被采访的学生共有七人,每个人的镜头时长仅有三句话。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