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没天理了

    第二十六章 没天理了(1/2)

        在倭国没有熟人,董遥请跟着董大芝做了十多年海贸生意的董文林出山和他一起去倭国。

    董家庄船厂的厂长董文林跟着董遥出海,副厂长张高平主持船厂的工作。

    其实,董遥的大管家董海平更熟悉倭国,他知道在倭国做生意的流程和细节。

    董遥出海,董海平主持董家庄的工作。

    如果顺利,董遥他们五艘船一个多月就能航行到倭国,如果路上遇到极端天气,二个月也到不了倭国。

    董海平和董文林都说,这个季节出海,相对来说比较安全,并且容易遇到合适的洋流。

    如果运气好,半个多月就能从董家庄航行到倭国。

    坐船没有事,董遥背八股文解闷,他背清朝经典八股文。

    大明立国一百多年了,再加上以前的朝代,考了无数次八股文。

    自从弘治年间开始,科举考试的出题同质化越来越严重,因而考官开始倾向于出小截题甚至是难题、怪题,把两句风马牛不相及的语句各取半句,连到一起作为考题。

    想要在这截成一半的题目里做文章,说出一番大道理,所谓的代圣人立言,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山东本次乡试的考题应该是截塔题,也就是说,考题比较难!

    董遥早就把二本清朝经典八股文集锦上的八股文背得滚瓜烂熟了。

    董遥也把那几本明朝经典八股文集锦,正德年间以后的经典八股文背熟了。

    但董遥还是要背,他想把清朝八股文融会贯通。

    董遥的运气不好,董家庄船队五艘二号福船驶出码头一个小时后,风变向了,他们遇到了顶头风。

    水手操帆,大船走“之”航线,艰难前行。

    当然,这不影响董遥,他在舱室中继续看书。

    申时五刻,风向终于顺了,这时,船队才驶离董家庄不到五十里。

    按这样的速度,董遥明年也到不了倭国。

    好在,不但风向了,船队还遇到一股合适的洋流。

    船队的速度一下子就提赶来了,包括董遥在内,船队的同志们都很开心!

    就在这时。

    中州号最高的那根桅杆上,吊斗中的瞭望员董小虎吹响了示警的号。

    挥动旗帜,董小虎冲下面打旗语,他一连打了三遍。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