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始皇评价其四——书同文

 历史直播:从千古一帝开始
    第33章 始皇评价其四——书同文(1/2)

    [隶书的字形变圆为方, 笔画改曲为直,改连笔为断笔,从线条向笔画,这也是如今我们写的汉字的大体原型,如今汉字的书写规律基本和此相同。

    隶书相比小篆更加简易,更加易于书写,渐渐受到了全国追捧,反而成为了全国百姓的通用文字。

    小篆作为秦朝官方标准文字,皇帝写诏书,国家文件都用小篆书写。

    非官方文件基本都用隶书抄写,形成了两套并行而又互不干涉的双轨制系统。

    而随着秦始皇修改字体统一字体,由此还衍生了书籍的第一次革新。

    我们都知道先秦时期文字都是刻在竹简上,之前的文字繁杂刻录不易,所以追求的都是言简意赅,一个字能表达的绝对不用两个字。

    而统一与简化的文字不仅仅解决了日常交流等文化层面之上,帮助秦国完成了同化六国的第一步。

    还衍生出了一项影响千年的制度:官僚制度。

    官僚这个词如今代表的含义不是太好。

    但整个官僚制度及官僚系统是中国古代政治上最重要的几项发明之一。

    文字统一,相当于把整个官僚系统的地基夯实了。

    统一的文字,顶层的政策可以直接传达到社会的底层,底层财税可以源源不断输送中央,动员能力相比之前有巨大的提升,一个散装的华夏正在慢慢的凝聚成一个整体。

    而历朝历代的统治者是认识到嬴政这个政策的高瞻远瞩,历朝历代对于民间是严厉禁止篡改文字的,字典由官方出版。

    通行文字必须以官方标准字体书写,违反者最严重可以判流放、死刑。

    我们今天所用简体字,很多都可以在古代书法纸帖之内找到,就是因为名家在书写时候为了方便或者意境,进行自己的删改,而如果不严加禁止,民间各地都会有自己的简化字通用本地,而习惯了本地简化字去了外地反而看不懂了。

    任由其自由删改简化,用不了五十年,又会出现一个马有个七八种写法,各种写法之间还毫无规律。

    各地方言不同,现在文字也不一样,那官方政策就无法准确传达到各地。两个地方的文化和沟通就有严重的障碍。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