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野战炮

 第一废太子
    毕竟,上一次契丹人的投石车虽然并没有给自己造成什么伤亡,但是却给李恪提了个大醒。

    自己手上虽然已经拥有了几百门小型火炮,但小型火炮受制于形制,在面对远距离敌人时,实在是有些有心无力。

    所以,自己必须还要拥有一些更远程武器才行。

    而李恪交给刘毅的图纸,实际上就是十二磅滑膛炮的制作图纸。

    在后世,这种火炮还有个响当当的名字——拿破仑炮。

    拿破仑炮的命名,实际上并非是依据那个大名鼎鼎的拿破仑·波拿巴命名的,而是以他的侄子,拿破仑三世命名的。

    这是一种制作工艺简单,但火力却异常凶悍的野战炮。

    曾是米国南北战争时期,南北军的主力火炮。

    拿破仑炮的优点是制作工艺简单,操作简单,火力凶猛,射程也远远大于同规格的滑膛炮。

    所以在同时代,可谓名声大噪。

    不过,前世的拿破仑炮主要是以青铜为材料铸造的。

    但这对于目前的李恪来说,属实是有些奢侈。

    毕竟,在这个时代,铜可还是货币。

    铸造一枚拿破仑炮,少说也需要六七百斤的青铜,显然李恪没这么多铜,而且更加不可能将钱币融了去铸造火炮。

    不过李恪现在有的是铁,完全可以铸造铁炮,而且铸造的铁炮,在重量上肯定要远远优于青铜炮的,届时还可以增加火炮的灵活性,不过可能就是稳定性稍稍比青铜炮差一些。

    当然,李恪之所以选择让刘毅去铸造拿破仑炮,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实际上是因为它不单单可以被架设在城墙之上,更加可以安装轮具,用马匹拖拽用于野战。

    要知道,现如今李恪手中能拿得出手的骑兵,至多不过两千,且作战经验还远不及契丹军队和大魏的骑兵军队。

    如此,如果未来自己的军队在野战情况下遇到无论是契丹骑兵,还是大魏的骑兵,最终都将是死路一条。

    而如若拥有了野战炮,那战场形势便可以瞬间逆转。

    毫不夸张的讲,以拿破仑炮的威力,一发炮弹打出去,最起码也能够让十几名骑兵瞬间失去战斗力。

    而与其可怕的杀伤力相比,其对敌人的威慑力,则更加可怕。

    设想一下,一个轻而易举就能在瞬间将十几名骑兵打得血肉横飞、肢体崩碎的武器,会对这个时代的士兵心理造成多么大的压力。

    一门火炮如此,那如果是十门呢?一百门呢?

    届时自己的部队,将在野战中无敌于天下!

    而在刘毅离开后,李恪却依旧显得满面愁容。

    虽然现在他在积极备战,但实际上在他的心里,是并不想这么早与朝廷撕破脸皮的。

    原因无非是自己的力量还是太过薄弱了。

    整个大魏子民过千万,军队足有二十几万,且各种资源充足。

    相比于大魏,自己连对方一个零头都不到,与这样体量的国家开战,自己胜算几乎为零。

    就算自己手上拥有火枪火炮,仍旧左右不了结局。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