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反

 第一废太子
    第35章 反(1/2)

    实际上,早在之前李恪就曾经了解过这个世界的冶铁技术。

    而这个世界的冶铁技术如果用他的话总结的话,那就只有两个字:拉胯。

    早李恪过去生活的世界,早在汉代就已经通过高炉冶铁和热鼓风炉来节约冶铁成本和增加冶炼效果。

    但这个世界目前所使用的方法,却是只是最原始的冶炼手段,既砌筑冶铁炉,将木炭和铁矿石一层层码放好后点火冶炼,期间只是不断的加入木炭。

    而这种冶炼方法的弊端在于,它所能产生的温度太低,使铁矿石并不能完全被融化,且因为只是添加简单的草木灰作为还原材料,使得矿石中的铁不能完全被还原出来。

    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冶铁的效率地,产量低,而且产出的仅仅只是海绵铁,不仅其中杂质巨多,后续想要加工成熟铁,还需要进行繁复而辛苦的捶打。

    而李恪交给苏洵的设计图纸,则是自己根据后世的现代化冶铁高炉简化而来的简易版冶铁高炉。

    不但配备了热鼓风炉,且设有进风口、出渣口和铁水出口。

    高炉不但可是反复使用,而且相比于此时大魏所使用的冶铁炉,还能节约大量燃料和产出更多的铁。

    最关键的,是李恪设计的冶铁高炉,因为有热鼓风炉和焦煤的加持,炉内温度可以轻松达到1600度,可以直接将铁矿石融化。

    而后再通过灰石作为还原材料,可以直接产出铁水而非海绵铁。

    仅此一项,李恪就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力成本,且即便没有经验老到的冶铁师父坐镇,高炉也能够轻松生产。

    可以说,李恪所设计的冶铁高炉,对于当今大魏所处时代的冶铁技术,几乎就是碾压一般的存在。

    很快,几座高达十米,直径四米的冶铁高炉便在昆阳城东开建了。

    高炉建设需要几日时间,开始冶炼也需要一些时间。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