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闯关 上
第十大队的装备,在李巍看来已经够差了。但,在空军全部十个大队中,实际上是首屈一指。
中国空军,第一第二第八,这三个大队是轰炸机大队,到了三八年年初,三个大队合计仅仅剩下了五六架轰炸机!目前轰炸机凑了一个大队的飞行员正在苏俄加紧训练,以掌握苏俄的SB2快速轰炸机。
第三第四第五大队乃是战斗机(驱逐机)大队,满编应当有九十架战机,但目前三个大队合计才三十架战机。目前各大队都已经分别派了飞行员前往西北,学习训练苏俄的伊十五双翼战斗机和伊十六单翼战斗机。
第六第七大队乃是攻击机大队,现在两个大队名存实亡,合计大约二十架战机。就在这种情形之下,第六第七大队不得不开始使用四川威廉厂制造的岩鸽轻型攻击机。而战前空军组织的一个暂编大队,也就是沈崇诲等四人担任大队长中队长的那个大队,则被拆分,编入了第六第七大队,沈崇诲为第六大队一名中队长。随着威廉厂的产能逐渐扩大,这两个大队在一月份重新齐装满员。只是,岩鸽机毕竟是木质飞机,战斗力已经不足以与战前相比。
至于第九大队,乃是运输机客机大队,目前主要的任务是从红空偷运物资到广东。
空军规模小,虽然第十大队名义上属于海军,但指挥归空军司令周至柔少将。这位司令,比较懂行,而且没有“严重的门户之见”。在李巍抓紧时间编制第十大队,训练第十大队的时间,周至柔给第十大队调配了三十名备用飞行员。其中有十个,乃是第六大队第七大队的正式飞行员。其他的都是航校刚刚毕业的菜鸟飞行员。
周至柔很清楚,驾驶岩鸽机上战场,生存率堪忧。因此,把第六第七大队十个骨干飞行员调到了第十大队(其他战斗机大队也有),意在让这些战前培训的飞行员能够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至于驾驶岩鸽轻型攻击机的飞行员,除了大队长中队长分队长,几乎全都是初出茅庐的新手飞行员。
很不公平,甚至很不文明。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