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Hs123

    自从利比亚油田出油,李巍的学业就不可避免的耽误了,就在李巍抓紧时间对恶龙战机进行预研,进一步深入研究涡轮和层流翼的时候,又接到了程大使电报。

    中国财长孔祥熙作为代表,是要参加英王乔治六世的加冕典礼的,但他有更重要的工作,军火采购!

    其中在德国采购军火最多,远超英法意。有关飞机的采购,孔财长希望李巍这个内行能参与,给专业的指导。

    义不容辞。

    但实际上没什么用,德国是不可能把最先进的Bf109和Ju87卖给中国的。到头来只确定了一百架双翼的H S123俯冲轰炸机。(还有其他军购)

    话说,历史上中国只拿到了其中的十二架,由于国际关系,中国后来又没有了付款能力以至于其他订单作废。

    李巍的参与也不能说一点用没有!

    毕竟亨舍尔公司有几个哥廷根大学的师兄,而且其中有两个曾经在威廉厂工作的“留级生”。

    李巍提了点小小的改造要求,前十二架HS123就成了舰载俯冲轰炸机!

    有人会问,陆基的飞机改舰载机,哪有那么容易啊!

    但李巍告诉你,别的飞机从陆基改成舰载机很难。但双翼的俯冲轰炸机Hs123改成舰载机真不难。

    众所周知,初中物理就讲了的惯量和加速度公式。经过粗略计算,一吨多重量的双翼飞机,是现代舰载机重量的十分之一。着舰速度是五分之一,计算可知着舰钩冲击力大约只是现代舰载机的一千分之一!

    这个时代的技术虽然落后,但二十一世纪一千分之一的水准还是有的!而且还是相当容易达到的,毕竟这是一架结构坚固的俯冲轰炸机!

    那边小改一下机身龙骨和隔框等承力部位,李巍这边只用加工几套着舰钩和弹簧等缓冲装置,安装上去,自然就成了舰载俯冲轰炸机!

    负面影响是,飞机增加了三十多公斤重量!

    二战中,Ju87俯冲轰炸机改舰载机项目一拖再拖,除了空军海军之间的矛盾。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的确有技术难度,毕竟Ju87的降落冲击力是Hs123的十倍不止!

    话说,亨舍尔公司这款双翼俯冲轰炸机的确是没有斯图卡Ju87先进,最高速度才三百二十一公里,哪怕现在已经比原型机换装了更先进的710匹马力发动机(起飞功率约900马力),最高速度也才三百三十公里。如果是以满油满载最大重量起飞,最高速度才仅仅只能达到不到三百公里!

    但是,如果以这一时期的舰载俯冲轰炸机衡量,倒也不算很落后。毕竟无论是英国美国还是日本,此时的舰载俯冲轰炸机也都是双翼飞机,性能指标区别不大。若论实战性能,说不定Hs123反倒算是比较先进的。

    李巍的另一项贡献,那就是交货期了。经过一番暗中勾兑,亨舍尔公司答应挤出产能为中国供货,可以做到一个月内交货六架,两个月就能交货十二架。在抗战爆发前,中国,或者说李巍就能拿到十二架战机!

    话说,历史上中国拿到这批战机,已经是三七年年底了,运到国内然后组装已经是三八年春了!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