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涡扇

    十一月十一日。

    对李巍来说,这一天涡流小队的“成就”更加重要。

    如果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毫无疑问李巍首先应该研发的是喷气式发动机,而不是涡扇发动机。毕竟涡扇发动机比喷气式发动机多了前面的风扇,更加复杂。没学会走就想跑,是不是好高骛远了?有点不合理!

    身为一个工科男,李巍自然不是想一步登天!

    而是因为在涡扇发动机的子系统中,李巍最有把握的就是这个风扇!

    李巍穿越之前,是来德国出差的,业务就有关“风扇”!

    不过此风扇不是彼风扇,乃是“隧道轴流风机”。这种设备,读者如果走高速穿越长隧道,会看到隧道的顶部往往会挂着一个或者两个,一米多粗圆桶状的机械,那就是隧道轴流风机,用以隧道通风。李巍所在的公司就是生产这种隧道风机的!虽然不敢说技术是世界第一,但性价比世界第一,真的不算吹牛。以机械闻名世界的德国,仍然要采购中国造的隧道轴流风机。

    隧道轴流风机与涡扇发动机前端的风扇原理别无二致!李巍记得全部参数!

    进气口面积一平米(进气口直径1.13米),功率110千瓦,风压1.1个大气压。折合增压了72MM汞柱。

    在液力耦合器获得成功之后,为加工轴流风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仅仅两个多月时间,涡流小队造出来了第一台轴流风机!

    别的参数都没变,但,试车的结果是功率消耗高出了百分之三十!达到了一百四十多千瓦,折合近两百马力。至于噪音,寿命,更是没法提。比如寿命,二十一世纪的轴流风机寿命是以十年为单位的!

    一个机械常识,一台机械只要出现噪音和发热,其实都是能量的浪费,也是问题,都影响寿命。但,这已经是李巍努力的结果了。给时间的话,他或许能在这个时代把功率消耗再降低百分之十。

    不过,李巍没有继续在节能方向发展。要知道,涡扇发动机的风扇在现代,都达到增压2.5倍甚至更高的能力。哪怕李巍不要求那么高,仅仅增压72毫米汞柱也是不够的。

    方法,有的是,但可靠的办法,第二阶段,李巍选择了加宽风扇叶片,弦长增加了百分之六十一点八,采用了黄金分割的设计规则。

    十一月底,第二阶段的改进获得了成功。

    紧锣密鼓,第三阶段的升级再次开始。李巍又把扭转角增加了百分之六十一点八。

    时近元旦,第三阶段的成果就摆在了李巍面前!

    在主轴速度三千转的情况下,空气流量十公斤!增压0.25!功率五百马力。虽然比起现代的涡扇,增压仅仅是六分之一,但就这么一个轴流风扇,增压水平已经接近了这个时代最先进的离心式增压器。达到这样的指标,其实已经达到了李巍的预期,李巍已经不再要求升级了!不过,完善还是必要的,毕竟重量和寿命都是问题。

    “老常,归国吧!我的要求是,尽快完善成熟,使之达到三百小时的寿命,然后固定生产工艺。与此同时,开始加工压气机部分。”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