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课题.放假
再上课汉斯.迈耶和李巍就是同班同学了。航空工程专业十个学生,加上李巍一共十一个。这也就是李巍对德国航空,尤其是二战中的那一大票战机的发展不了解,否则他会知道,在座的学生有五六个都是德国那一票战机生产商的顶梁柱!而汉斯.迈耶当下已经是普朗特教授很看重的学生,实际上的成就也更厉害,只是李巍不知道而已!
一周之后,汉斯迈耶叫了李巍:“威廉,教授让我们去实验室。”
两人进了实验室,恭恭敬敬的叫了一声:“教授。”
普朗特教授并不带四年级以下的课,而且四年级他每周也只有两节课。但是航空工程四年级,学生的论文课题是他定的,学生能不能拿到学位,他有决定权!
“马上就四年级了。你们两个的研究课题,就这个了!”
没有废话,普朗特递过来了一叠资料,最上面两份被特意标注。
一份是俄语的一篇文章,有关机翼颤振。另一份是英语的,乃是美国著名的飞机设计师诺斯洛普有关机翼结构设计的论文。
诺斯洛普,鼎鼎大名啊,你只用知道这位是个“飞翼控“,三十年代就是“飞翼控”,就能想到这位是多么超前了!
不懂什么是飞翼?!
读者君,请你网上搜一下。
诺思罗普·格鲁曼公司出品的B-2隐形战略轰炸机!世界上第一代的隐身轰炸机!
飞机设计师精英荟萃,号称天才的很多!多不胜数!
但在这个时代的美国航空界,专业人士业内公认的天才并不多,而诺斯洛普就是!(另一个天才凯利.约翰逊三五年刚刚毕业加入了洛克希德,还不到耀眼发光的时期)
诺斯洛普在这几年最大的成就乃是机翼结构方面的创新,名曰“蜂窝结构”。只是做企业做的不咋地,经营情况并不好,目前为美国道格拉斯公司打工。
“蜂窝结构,非常有前途。你们就研究这种结构的机翼的颤振发生机理以及解决方案吧!”
李巍自知并非研究型人才,如果以李巍的解决方案,其实就是试验几次“配重”就可以了。但,教授的要求,乃是从原理上解决这一问题,甚至搞出一套设计规范,那可就复杂了!而且,李巍还真不舍得把终极答案拿出来!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