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悟道,捷径
儒、墨、道、佛、法、杂、纵横、阴阳等诸子百家的理念,就似一捆捆干柴,被魔狱玄胎吸收炼化。
别人读书,只是增长学问,提高见识。
他却不同,气海中的魔狱玄胎,开始缓缓成长,直接将道理转化为真实不虚的力量!
仅仅半年,魔狱玄胎便高了寸许!
足足暴涨一倍有余!
“这也太慢了吧?”
杨过却对成长进度很不满意。
看着气海中两寸高的黑白小人,既无语又忧虑。
他的担心并非无因。
诸子百家的经义,竟然只能让魔狱玄胎增长一寸,以后该怎么提升啊?!
杨过有些茫然。
他自忖已领悟诸子百家的真谛,将各派之道熔于一炉,化为己用,取其精华自成一家。
结果……就这?
有了得失之念,便很难保持物我两忘、天人俱寂的心境。
于是古井不波、明月高悬般的宁静被打破,杨过再难心平气和。
他凝视着魔狱玄胎,苦思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是了!”
杨过脑中忽然灵光一闪,想到了症结所在。
“圣贤之道,博大精深!我竟然觉得自己悟透了诸子百家,真是坐井观天,可笑至极啊!”
杨过心中暗暗自嘲。
骄傲使人愚昧,此言果然不错。
他领悟的圣贤之道,只是来源于原文、注解、黄蓉的讲述和十倍天赋的推演。
太过片面了!
圣贤之道,乃是圣人对天地间某种“道”的感悟和阐述。
自己所领悟的圣贤之道,只不过是以浅薄的底蕴和狭隘的眼界,对道的浅显解读罢了!
从古至今,出现了多少震古烁今、惊才绝艳的大佬宗师,为往圣继绝学并发扬光大!
譬如道家,从吕纯阳到白玉蟾,再到张三丰,哪个不是横压一世、承前启后的道门大宗师?
这些人谁敢说把“道”悟透了?
“骄傲使人落后啊!”
杨过甚为惭愧:“仗着一点小聪明便夜郎自大,简直愚不可及!以后断然不可如此了!”
菜根谭说“学者不患垢病,而患洁病之难治;不畏事障,而畏理障之难除。”
杨过知道自己是陷入了知见障。
天地无极,大道无穷,而人的认知极其有限。
被已有的学识束缚,自以为是,固步自封,将不合己意的道理斥为谬论,便是知见障最明显的症状。
天纵奇才,骄矜自持者最易得这种病。
“我当以引为戒,时时自省,否则多年的书就白读了。导师说'有的人读书越多,就越反动',我决不能变成这等人。”
杨过思绪如潮,久久不能平静。
心绪纷乱时,按说是不适合悟道的。
但杨过有些特别,想的事情越多,脑子就转得越快,思维就越活跃!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