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 行里的潜规则

 傲慢法则
    凤城回坊,永远人潮汹涌。

    坊,可追溯于唐朝,七寺十三坊,构成坊上独特的人间烟火。

    麦笕街,小皮院,光明巷,庙后街,小学习巷,化觉巷。

    三小时深度体验坊上小巷,各个清真寺肃穆静美,孙教授举着手机,拍个不停。

    穿越喧闹的商业街,生活气息扑面而来,质朴与悠闲交织融洽,走一圈就读懂凤城。

    “凤城的美,不止在打卡的美食里,浸泡在市井中,才算触摸到它的血脉。”

    “您合该早约我,不然带您逛西仓更好玩!五一天气好,不冷不热,您下回再来直接找我!”余欢喜时刻不忘推销。

    野导风格迥异。

    她的碎活儿全靠口碑,会针对客人身份,随时调整话术。

    比如今天孙教授,武大搞建筑的,自然要跟他聊周围环境和风土人情。

    她提前研究过,建筑行情每况愈下,武大建筑系去年特别多转专业的,所以交谈中,她尽量回避此类话题。

    干一行爱两行学三行。

    想知道做某件事的意义有多大,取决于事能做多大。

    -

    绕回大皮院。

    盛志望凉皮好吃,麻酱却略咸,口味偏重,余欢喜贴心备了矿泉水,拧开递过去。

    手机日程提醒回程高铁时间将近。

    得去买特产了。

    西羊市与北广济街十字口。

    孙教授远远指着牌匾,“我也做功课了,这腊牛肉啊,非买不可!”

    刘纪孝。

    大名鼎鼎啊。

    时近正午,腊牛肉店铺门前接踵摩肩,十几米人墙如长龙蜿蜒。

    凤城素有“左手火车票,右手刘纪孝”的说法。其实,离它不远还有一家“稀糊烂”,口感差不多,网上倒不如它有名气。

    “排队人太多了,怎么算肯定来不及。”

    孙教授担忧不已,脚下徘徊,不忘瞅一眼余欢喜,言下之意是你看怎么办。

    “包我身上!”余欢喜灿然一笑。

    这才哪儿到哪儿。

    它家味道不一定人人喜欢,但每逢节假日排队一定是最长的。

    赶上春节,至少排俩小时起步。

    但是,她有不排队的法门。

    余欢喜并不着急,转脸问:“您预备买什么,腊牛肉,酱牛肉还是腱子?”

    外地游客只知道要买刘纪孝,却不懂种类和具体区别。

    她再次翻出准备好的图片。

    “腊牛肉肥瘦相间,肉质软烂,适合老人和孩子,酱牛肉有股酱香,没有腊牛肉咸,我比较推荐腱子肉,肉质紧实,带牛筋,我一般都会买腱子肉。”

    “回家切薄片,调个油泼辣子醋水做蘸料,超级好吃!”

    “武汉离凤城不远,冷藏保质期三天,不抽真空带回家直接吃,味道更正宗。”

    仨人站在店铺斜对面聊天。

    孙教授视线始终没离开人群,“那就……腱子肉和腊牛肉各来两斤吧。”

    既怕来不及,又怕买不到。

    “成,您稍等。”

    余欢喜拢了拢夹克衫衣领,瞄一眼队伍,径直走向旁边一个门脸。

    -

    不到两分钟。

    “您拿好喽!”她笑眯眯回来。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