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清平
长公主重生归来,全朝野俯首称臣
过千舟
只有紧挨着大柳树的那辆架子车旁除外。
车子上不知装了什么,还一块儿破床单盖着,从车头裹到车尾,遮得严严实实的。车旁站着俩人,一个瞧着是位年轻姑娘,手里举着个牌子,一直低着头,另一个是个中年男人,肩往胸合,六七月的天,双手还往袖子里拢,一双眼倒是一直在朝来往行人身上瞟,就是那张嘴总有什么在绊住话似的,张张合合,叹口气蹲回去,臊眉耷眼儿的。
但人大约都天性本贱。左边一个卖菜的右边一个卖糖人的,扯破喉咙地喊,许多人偏偏都视而不见,只在这破架子车旁停下来。一会儿的功夫,人竟聚得同远处猴儿戏的仿佛。
有位胖墩墩很菩萨面相的先开口打趣。“哟,这不是楚家族长吗,”他作出吃惊的样子来,“士农工商,楚族长怎么好好的一等人不肯做,反倒同咱们这些末流般卖起东西来了?”
清平虽小,毕竟江南富庶之地,倒也曾养育出一些人物来。明宗朝曾出过一位探花郎,元宗初年号称富可敌国的杜万贯也是清平出去的,太祖当年从江左揭竿而起,听闻其外祖家也是清平人,现在镇上还有人同京城里的侯爷有姻亲呢。自然,同楚家先祖比,这些便都算不得什么了。人是开国宰辅,凌渊阁二十四功臣排首位的。
传闻前些年先帝下江南专门绕湖州一趟,便是为了能到楚文正公牌位前里给他敬一一炷香——楚明元的千金当年入了宫,先帝便是楚妃这一脉的。实打实的书香世家兼皇亲国戚。
且文正公是所有清平出的所谓大人物里,唯一又归于清平的。
承平十四年,正值盛年的楚元明请求告老还乡,太祖皇帝多番挽留未果,准。楚元明携宗族亲眷一百三十余口俱归清平,此后一百二十三年,除其四代孙楚衡曾于江州任伊川知县三年,楚氏子弟再未出过清平镇。
这中年男人,是实实在在写在楚氏族谱上的第四代孙,名唤楚平,还是楚家如今的主事人。
楚平眼皮掀起来一点,斜了说话人一眼:镇西头锦绣绣坊的林掌柜,无冤无仇。
前人再怎样的风光,该荫蔽不到子孙身上还是荫蔽不到子孙身上。清平这么个小地方,风水大约也就那么一尺见方,能养出来几个人物已是了不得,实在是撑不起来一个世家了。楚老早年一颗心扑在朝堂上没怎么治产,又媳妇儿媳妇都小门小户出身不大会治家,人还活着时这家便已经渐见颓势了,何况这几辈还连着出了好几个败家子,到他这里,早就是空荡荡一个壳子,哪儿还有什么同人结仇的劲力!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