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五 谁人入梦
点银烛
樊钰生
当真相降临到我们面前,一探究竟的心炽热着。
不知各位看官可否阅的明白,这府邸内外的框架结构。
我总述一遍。
第一点:兰羌王府后院(原右相府),整体俯瞰貌是个半圆。因此,整个六尺小巷是个半圆弧形。所以首次走这条路时,出现第一次右转弯便回到王府前门的现象。
第二点:半圆形的院子势必会在四四方方的地皮上,留下两个趋近于三角形的空地。
第三点:邻居府院方正十足。因此便依着邻家外墙,将空出的两块三角形空地,砌了起来,形成三角形的小屋。
而第四点,是一个疑问——为何只在夜晚才能将六尺小巷子看出原貌,而白天看时则完全不同,如若被施了魔法。
我在彼时做了一个简单的分析,这大概来自于匠人们的精绝手艺了。
其中原理,类似于现代科学中的「大小恒常错觉」。
将巷道左右两面石墙的石块,分配以不同大小的石块,再调整了地面的坡度。
形成右大左小,右低左高的形态。
再配合上白日里充足的光线,多方设计之下,产生了弯道变直的错觉。
这种错觉,越在立体的环境中越明显。
所以在夜晚,光线明显不足,立体感降到最低。因此这窄巷的真实面貌,才得以现形。
应用同一原理,最有力的案例就是游乐场的「艾姆斯房间」。
而这里,就是放大版的了。
到底是匠人的智慧啊,差一点就归咎于魑魅魍魉,灵异邪术了。
——————
“三角小屋”有道小门,上次经过,我们还以为是邻家锁死的角门。
我们三个兴冲冲的找到了这个小门。
门上盘绕的铁链已经锈蚀成了红色,而红锈又流到了门板上,年代久远。
而那大锁头却是新换的,看来近来必是被人动过。
“谁会开锁啊?”我问道。
念奕安从衣襟里抽出一条黑绳,上面坠着一个象牙短笛。
随后吹起笛来。
笛声迤逦悠扬,很是动听。这新鲜别致的曲调仅吹了一小段便停了,使人有些意犹未尽。而后他浅笑着对我们说:“人马上就到。”
果然不久,他素日的三个贴身随从,整齐而至。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