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端粒体,永生之愿!

 魔改全世界
    第53章 端粒体,永生之愿!(1/2)

    亚伯拉罕·马斯洛在1943年将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这个理论有极强的普世意义。

    具体落实到个人,本质却成了需求的层层推进,得陇望蜀,最终渴望着精神的圆满和长存。

    因为人类知道自己无法实现肉身的永生不死。

    否则金字塔最顶层,价值需求和永生需求这两名竞争对手,必然会打出狗脑子。

    问题来了……

    人类为什么普遍将繁衍后代视作重要的阶段性人生目标?

    将一份篇幅上百页的论文归纳总结下来,只有寥寥两字而已——

    永生。

    个体的长生,毫无希望可言,而将自身基因片段和染色体传承下去,却相当于对永生不灭的另一种追求形式。

    即便如此,古今中外仍然存在着无数神话传说。

    除了对个体强悍力量的向往之外,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始渴望,要归咎于“永生”二字。

    神明,仙人,魔鬼,天使,阎王,恶魔……

    许多神话故事里的类人生命体,除了拥有各种各样奇特能力之外,大多拥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能活很久!

    动辄几百年、上千年的寿命!

    这一点,在华国四大名著的《西游记》里,表现的最为明显。

    花果山水帘洞灵明石猴王看着同伴一个个衰老死亡,唏嘘感慨,于是翻山渡海,寻到方寸山拜师须菩提,得名孙悟空,修炼有成,习得诸般神通妙法。

    催促他远行求道的最强动力,正是“长生”!

    西天取经,九九八十一难,主线矛盾从何而来?

    “吃一块唐僧肉,便能长生不老!”的传言。

    谣言真伪姑且不论,它从何而来,是否佛陀谋略,也不予考量。

    追求长生,几乎是铭刻在每个人类基因深处的原始欲望之一!

    也是各种文学作品永不落伍的主题!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