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老董,借我点银子

    如果是假画,那刚才没看出来也可能是画有缺漏......宋漪薇微微蹙眉,神色狐疑看着他:“你为什么说这画是假的?”

    朱员外也竖起耳朵,别看他一脸镇定,其实也想知道陈朝从什么方面认为画是假的,看看是否有什么地方出了纰漏。

    对此,陈朝不觉有什么好隐瞒的,扫了朱家父子一眼,淡淡道:“是我推测出来的......”

    随后,他就把自己接手字画后,结合董志山交代的点滴信息,一点点深入,抽丝剥茧,最终如何发现画的问题,缓缓说出。

    里面自然有他添油加醋的成分,但没有过分夸张,只是将一些后知后觉的发现,移到适合的时间而已,目的是为了增添可信度。

    譬如,他是吃葡萄时候不小心画上沾上水渍,变成为了复原董志山所说的潮湿情况,把字画在院子里晾了一夜,充分受潮。

    而后,便重现了董志山当时的景象。

    要知道,成品画即便受潮一夜,也不会让纸张一戳就破,只有新画才会出现这种情况。

    这个情况朱员外可能考虑过,但留给他操作的时间不多。

    毕竟这时候还没有烘干技术,画作完成需要放在干燥房间搁置很长时间,达到自然‘烘干’效果。

    朱员外从接到货物,再到时限交送宋县丞,哪里有那么多时间,顶多也就经过简单处理。

    听完这通分析,朱员外脸色微微发黑。

    别人不清楚,但他很明白,因为陈朝的推测,正是他这个计划中最大,也是最无法抹除的弊端。

    “当然,还有很关键的一点。”

    末了,陈朝故意卖了个关子,宋小姐很配合的当了次捧哏,笑着问道:“哪一点?”

    “墨色。”

    陈朝指着画上一处,语气笃定,缓缓说道:“咱就先不说这墨的好坏了,据我所知,中元人常用墨有两种,一则油墨,二是松墨,而文人作画多为油墨,对松墨若非必要,通常是不屑一顾的。

    分辨两种墨的区别很简单,就拿这画来说,无论从任何角度来看,色乌无光泽呈现,并且闻起来有股淡淡臭味,显然是稍次一等的松墨,这也是作画之人不喜的地方。”

    “另外,此画是由远地送来,肯定不会新作,但这画受潮后便会墨色松散,纸张稀薄,落笔处一触即透,成画时间作对不超过七天,而真正的成品画绝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现在,我们再说说运输,就算排除陆路颠簸选走水路,也难免出现挤压情况,请问宋姑娘,一幅七天内刚刚作好的画,如果经过这一遭,最终导致的结果会是怎样?”

    宋漪薇还真就凝眉思索了下,迟疑了下,道:“画的其他地方会被污染?”

    “没错。”

    “啪”打了个响指,陈朝一副孺子可教笑笑,说道:“会出现大面积污染情况,这玩意很容易就能看出来,但我手里这幅画,并没有出现这种情况,所以它没有经过运输,而是在本地完成。”

    闻言,宋小姐怔怔望着陈朝。

    没想到这人心思如此缜密细腻,还以为只是一个单纯的武夫而已,她就看不出这些问题。

    或者说,宋漪薇肯定不会去在意这种小问题。

    然而陈朝却明白,往往就是那些看似平常的小问题中,蕴藏着事情真相。

    这是他法医生涯中养成的习惯。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