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课后初遇许大茂

 四合院之舌耕
    曹科长的目光颇有深意地一直跟着他,等他坐好才从公文包里抽出一张报纸,“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是刊登在11日人民日报的第二版,标题是……,

    这篇文章是我们工人同志、尤其是技术工人同志们进行产品设计、提高生产效率的思想指导,是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之一,是总方针……,

    现在我通读一遍,大家注意听。”

    不愧是领导大秘,这觉悟、这高度真不能比。

    舒汉良不想在以后的教学中引申时局,作为一个老油条,他清楚这个年代的水淹人有时候是没道理的,祸从口出,说错一个字以后都可能是个定时炸弹。

    曹科长选择文化课读报,是身处的环境和地位让他有资格、有能力去评论一些时事,这样的课新鲜、有足够的信息量,工人们爱听。

    重要的是对他自己来说,备课和授课都是深入领会学习时局的重要过程。

    但他也不敢出格,大多是选择与工业、工人相关的文章,而不是去碰头版,也说明他的敏感性以及对自身定位的清醒认识。

    能当领导的都是聪明人。

    现在的舒汉良,对于这些注定要走仕途的人,一直是保持敬而远之的态度,并不想有太深的纠葛,这很大程度受他上辈子的性格影响。

    他给自己设想的未来不外乎是等待浪静风停后,凭借信息优势抢占先机去投资,然后躺平赚钱。

    至于职业生涯规划什么的,要那些干嘛?

    顺其自然就是了。

    穿越重生一次,也没有系统什么的天天逼着完成任务,那不就是让他来旁观历史加享受人生的吗,没毛病。

    只是舒汉良两辈子的经验都没告诉他,有些事不是想当然的,人没站在悬崖边儿上,就不知道安全的路只有一条。

    舒汉良坐在最后,观察着听讲的工人们。

    教室没坐满,大约有60多人,大多是20岁出头的年纪,只有3个女同志结伴儿坐在最前面。

    课堂纪律整体还好,应该是曹科长的身份地位镇得住场子,讲课的声音虽然不怎么洪亮,因为没人在下面说话,却很清晰。

    但还是有不少人没听讲,舒汉良旁边这位就拿着本《故事会》,看得入迷,这本刚创刊两年的杂志在邮局卖得特别火。

    那边还有一个好像是在练字的,把一本《城市劳动人民识字课本》的留白都写满了。

    看来职工夜校的学生们自主性都很强啊。

    曹科长把一篇2000字的文章展开来讲了将近1个小时,课间休息后,又在文章里挑出来几个成语和排比句,讲解为什么这么用,干货还是有的,只是在舒汉良看来,效果一般。

    课讲得太平淡,课堂全程没互动,完全是照本宣科应付差事。

    或者说,曹科长这就不是讲课,更不是培训,顶多算是小讲座。

    他在上面讲讲、他们在下面坐坐。

    他完成最后一次任务,而他们,有想学的也学到了、有无聊的也听了个新鲜,有混日子的也打发了时间。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