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四合院的房子

 四合院之舌耕
    第2章 四合院的房子(1/2)

    门帘一挑,进来的男人不到三十,微胖。

    “陈干事,有人找。”

    对一个办公室里不是领导的同事还用官称,这姑娘估计刚工作,情商不算高。

    舒汉良习惯分析着,连忙站起身,递出介绍信和工作证,说了自己的情况。

    陈干事回办公桌后坐下,看着介绍信,“你档案在哪呢?”

    “轧钢厂已经调档了,我户籍也是咱街道这片儿的,您看我这儿有证明和户口本。”舒汉良说话带着小心。

    他上辈子的处事经验是刻在灵魂里的,尤其对官面儿,在这个年代,他那还羸弱的金手指,绝对护不了身,可能还要招灾,小心驶得万年船。

    “你既然是大学生,怎么没参加统一分配啊?”那时候人都警惕,把工作相关的事儿问清楚是本能。

    “毕业前身体出了点儿意外,我拿到文凭的时候分配工作都结束了,学校让自己先找找工作,别死等学校的推荐,还好赶上轧钢厂有空岗。”

    其实舒汉良即便没赶上统一分配,按当时中小学师资情况,师范毕业生也根本不缺对口儿的教学工作。

    这也就是他一贯的成绩垫底,要不然学校就直接把他留下了,但教务处保证他年底前至少也能有个推荐进中学教书的机会。

    可他不敢等着,明年大风起,自己要是正式工作还没落听,别再给弄到农村受教育去。

    再说自己上大学是迁了粮食关系的,要赶紧迁回来,不然自己的配额断了,这可是要命的事情。

    原主的粮食关系是从东城这边迁走的,老舒同志再婚后把自己户口迁到了西城新家,舒汉良在原来的户口本上成了户主,可对应的住址,也就是赁的那个大杂院里的房子都退租了,他必须有了新住处才能确定粮食关系落在哪儿。

    说起来,这还是前几天轧钢厂工会领导到结对儿帮扶的二十三中办事儿,碰巧在校长办公室看见了老舒同志托人递的简历,想起厂里的夜校缺人,这不巧了吗,二话没说,直接截胡。

    舒汉良是不知道这里面的道道儿,老舒同志可门儿清,这要是五中也就算了,二十三中的小老师跟轧钢厂的正式工就没可比性,接到二十三中熟人的电话,直接就替他答应了。

    舒汉良也挺高兴,未来几年的社会对教师群体可是不太友好,虽然记忆中的轧钢厂十几年后就拆迁了,但目前这个避风港还是相对很稳的。

    这不,轧钢厂宣传科今天就新进了一位明面上是师范历史专业毕业,却暗含着精通信息工程监理的专职夜校老师,行政23级工资,5级办事员,干部!

    有大学生入职,领导很重视,厂办的工作很到位,知道舒汉良没地方住,就要给他分宿舍。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