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次日一大早,赵瑾拿着县令给的推荐信跟柱子一块出了门来到镇上一偏僻小院,王先生是个教书先生,脾气古怪,没有人知道他从哪里来,孤身一人,他手底下有二十个孩子跟着念书,除了教书他从不跟街坊邻居有其他的交谈,一开始附近的人都觉得他是个怪人,不太放心把孩子教他,但是他收养了附近几个无家可归的孩子精心教育,有的考上了秀才,于是附近交不起学费去学馆的家庭都愿意送孩子过来,但是他收学生看眼缘。等赵瑾两人到了,这时内堂里上课的孩子们都已经下课了,打打闹闹的准备离开回家吃午饭,有些投以好奇的眼光看着他们。她上前去敲了敲门,很快就有个大约七八岁的孩子来开了门。“贵客来府上可有何事?”正太萌的孩子一本正经的问道,显得古板有礼的样子,特别萌。赵瑾上前躬身回答道:“先生现在可有空,我受县令大人推荐希望家中幼弟可以向先生认些字,故来打扰。麻烦小童通报一声。”“你们稍等片刻,先生不知是否还会收学生,让我先进去问一下。”那孩子说完就小跑着离开了。赵瑾两人在门外心有忐忑的等待,看这孩子彬彬有礼不难看出先生严厉。赵瑾在心里头不禁感叹在古代上学真是难,不仅要交高昂的学费还要看先生对你是否看的顺眼愿不愿意教,不然只能回家种田。教育资源自古就是一个难题。

    不一会儿,那孩子又回到了门口,“你们跟随我进来吧。”小孩子边说边在前头带路,赵瑾两人跟随着孩子进到了院子里面,院子格局不大,进了二门后像右拐穿过一个葡萄架来到大厅,大厅的两边是东西厢房。院子一侧有个出口通往后院,隐隐约约看见茂盛的竹林。

    这僻静幽然有种隐士高人的神秘,这里如果柱子能通过先生的考核的话以后就是他读书的地方了。那孩子把两人带到了王先生的面前就退出去泡茶了,赵瑾两人现在所在的地方是王先生的书房,王先生正聚精会神的沉迷于手上的一本书,似乎没有察觉到有人进来。赵瑾两人也不好意思出声打扰。

    “是这小孩想要读书?”突然王先生出声问道。“回先生,正是幼弟想跟着先生认识些字以后好养活自己,还希望先生成全。”赵瑾边说边鞠躬。“以前可识过字?”王先生继续问道,“跟家中五叔学过几个,只认识自己的名字。”“听白芷说你有县令的手书?”,白芷应该是刚才带路的孩子的名字,赵瑾猜想,于是从袖口里拿出一封信双手奉上给王先生。

    王先生看后,问了柱子几个问题,柱子表现得落落大方毫不怯场,王先生的表情不停地在点头终于说道:“嗯,看起来不错的样子,你我收下了。”王先生也是有点意外的,他从他们依照打扮就猜出他们是农家人,这小孩已经八九岁的模样,启蒙略微有点晚但是无论是礼节还是言语都挺大气,也算机灵,培养几年也是大才,更何况….他甩了甩信封侯府公子的人情总不亏的。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