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第十九章(1/2)

    分家过后赵瑾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送柱子去镇上读书,那文涛学馆她已经打听过了,每年光束脩就得五两银子。其中因为很多学子都是从周边几个村的住的地方太远,一般都是选择宿读。如果是宿读的话,每月伙食、住宿等杂七杂八的东西再加一块,可能另外还需要一两银子左右。读书自古都是烧钱的,难怪古代读书人地位这么高,物以稀为贵啊。

    赵瑾在犹豫是让柱子走读还是宿读,他才八岁还是个小孩面对陌生的环境能不能适应,生活方面能不能自理,虽然他看起来已经很成熟了但是童年的阅历对一个人的心理成长影响,她偏向柱子宿读但又怕柱子多想,于是打算问一下柱子的意见让他自己抉择。她走进柱子屋,分家后她家一直也没啥活干,都集中精力照顾她爹,“柱子,姐打算送你去学馆念书,镇上有点远,你自己决定是在镇上学馆住还是每天回家。”“姐,我真的可以去念书吗?”柱子眼里迸发的渴望与兴奋感染了她,“那当然,你现在年纪不大不小,可不能再耽搁了,你快说你是咋想的。”考虑到家里目前只有他一个男人跟实际情况,他说道:“姐,我每天回家。”赵瑾以为他年纪小怕离开家,于是赞同了,等适应了再说吧。问完后回到自己屋,知道去学馆里念书的学子穿的都特别讲究,她打算有空去镇上买块布回来让刘氏做成成衣,刘氏的针线一向拿得出手,她自己就算了吧,浪费布料。

    事情既已说定,次日两人起了个大早,连早饭都没在家中吃,跟她娘说了一声便出门了。为了省时早点把事情办完,还是准备搭牛车。

    出了赵家村往前走,走到官道上岔路口,这里的车一般比较多,其他几个村也是必经之路,赵瑾和柱子停了下来,站在路边的大树下等车。两人东张西望好一会也没见有车来,就在一旁拨弄狗尾巴草边聊,“姐,你说书馆的先生凶吗?”柱子一脸忐忑,赵瑾安慰他说,只要你认真学,夫子肯定会喜欢你的,夫子喜欢勤学苦读的孩子。柱子听后,一脸稚气的向她保证他会努力学习的。

    正说着,她见不远处驶来一辆牛车,便往那边招了招手,并且招呼柱子该走了。赵瑾把车钱给了,拉他上车:“坐车快一些,一会儿就到了。”

    赶车的中年人见两不大的小孩也没有大人陪伴笑眯眯地搭话:“你们姐弟以前去过镇上吗?镇上可热闹了。”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