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东安市场,怎一个惬意了得

    猎人证的事儿等老苗回信,何雨柱回厂里骑上车,直奔东安门。

    东安市场,建于1903年。

    王府井开张前,全四九城就属它最热闹,一到周末是人山人海,脚尖贴着脚跟走,一不留神就让挤没影了。

    “新开各处市场宽,买物随心不费难,若论繁华首一指,请君城内赴东安。”说的就是东安市场,清末时期就已经声名远扬。

    不过,自从王府井开张以后,高档柜台的数量日益递减。

    现如今,整个市场的经营方向已经彻底调整完毕,主要卖一些价格实惠,人民日常生活中能够用到的商品。

    柴米油盐,菜刀、剪刀,针线布料等等。

    再有就是各类小吃,北街和东街交叉十字路口的蜜饯,隔壁的糖渍山楂、海棠果。

    院墙下还有卖字、代写书信的文化人,空地处的江湖卖艺生耍的一手好棍棒。

    把车停市场门口,老规矩,交钱拿牌,何雨柱跟着人群进了市场。

    脚下没停,直奔杂货铺,“同志,三色布有吗?”

    “有,5米、12米、15米、20米的,要哪种。”

    “15米的来10张,20米的再来10张。”

    “要这么多,干什么的?”

    卖货员有些不解,看向他的眼神充斥着怀疑的目光。

    不是怀疑他的成分,而是怀疑他付不付得起这么多钱,1米三色布价值9毛钱。

    他要350米,那可得315块钱。

    手指弹跳间,算盘就给出准确数字,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给牲口用,公社盖猪圈,再准备养点鱼。”

    对方点点头,也没深究猪圈要三色布干嘛,总归有个理由就行。

    “小王,来一下。”

    叫人来备货,对方开票请他先去结账。

    何雨柱也不犹豫,爽快付了钱,把回单给对方,卖货员紧绷的脸上有了笑容。

    他之所以买这么多三色布,可不光是为了建引鱼池。

    到底当老板那么些年,也是懂享受的人。

    只不过,上辈子全都为别人付出了,这辈子肯定不能再这么过。

    所以,他打算在引鱼池旁边,再挖个泳池出来。

    这个倒是不急,先把准备工作做好,有闲工夫了再慢慢捯饬。

    清点完毕,让店里的工人帮着送到市场外,俩人配合着把货绑在他的自行车后座上。

    确认绑扎实了,何雨柱才笑呵呵的跟对方道了声谢骑车走人。

    七拐八绕,路上进了一条小胡同,等从另一头再出来的时候,后座上的三色布已经没了踪迹。

    风驰电掣的赶到家,这回叁大爷倒是没守在门口,省了他不少口舌。

    把车靠墙放好,何雨柱进屋就放下门栓。

    听见门栓的动静,隔壁贾家门帘后的秦淮如放下准备挑起帘子的手,菜黄的面色又多了几分忧郁。

    他,就真真不待见院儿里的人了吗?!!

    此时,满心欢喜充满干劲儿的何雨柱,哪儿知道还有人惦记自个儿。

    就是知道了,也得点头称她说的对。

    这院儿里头,还真没谁让他待见的,最好是各过各的互不干涉,当个普通邻居来的自在。

    拎起水桶,先去水潭打了桶水。

    把果园和菜地都浇了一遍,何雨柱开始考虑今晚上吃点什么。

    “咯咯咯~”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