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三章 天下一统
三国之旌旗战八方
老枪兵
当刘赟的旨意传遍了整个大汉十七州时,顿时就引起了无数人的欢呼声。以前读书的士子们多为豪门子弟,但现在不一样了,大汉朝的武皇帝不仅要在每一州建立起学府来,同时还不分豪门还是寒门子弟,只要你是朝廷需要的人才,而且还愿意为朝廷做事,那么朝廷就会接纳你,并按朝廷官员的待遇笼络各方人才。
刘赟的这一旨意自然成了百姓们眼中的明君,谁不想望子成龙、光大门楣,所以越来越多的百姓们都将自己的孩子是送入了学堂里,并期盼着自己的孩子能有鱼耀龙门的那一天。
看着自己得到百姓们的拥戴后,刘赟心中甚是喜悦。而且他还凭着上一时空的记忆,竟然写出了《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这样的启蒙教学来。顿时使他的形象是更加地伟岸了起来,甚至还有人说武皇帝是历朝历代最了不起的一位明君。
刘赟这三篇启蒙教学也引来了无数学子们的崇拜,甚至连蔡邕、孔融、陈琳、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等人也常来宫里与他探讨圣人学识,把刘赟给弄得是哭笑不得,早知道会是这样的结果,他打死也不弄出这启蒙教学来了。
随着教育与新政的实施,大汉朝也逐渐进入了鼎盛时期。而这时的刘赟又出了新的旨意,那就是将奴隶制改为聘用制。大汉朝不再有奴隶买卖,而改为合同聘用的制度。还有各世家门阀的私兵、护院人数不得超过一百人,而且这些人还必须要在各州郡县乡的衙门里备案,若有作奸犯科者,一律按大汉律法处置。
同时各州郡的粮食、铁矿、盐、煤等物一律收为国有,不得私人转卖。现有的粮商也可转化为官商,由朝廷统一收售粮食等物。允许百姓们扩大畜牧业,鸡、鸭、鱼、肉都可以进行自由买卖。
就在刘赟重视农业及商业发展时,各地有不少的世家抵触刘赟的合同聘用制,因此也先后出现了几次骚乱。而刘赟对这样的事情发生一律是从严从快地解决掉,决不让这星星之火有燎原的趋势。
随着大汉朝一天天的繁荣昌盛,其他周边国家也是纷纷来朝敬拜大汉朝的武皇帝。而刘赟也终于做到了大汉朝让四方来贺的威严,现在不管是异族还是三十六国,对刘赟都是推崇备至,不敢有丝毫的不敬。因为他们知道这位武皇帝可是一位好战分子,当年战异族、战三十六国可是身先士卒、无往不利。
而且现在的大汉朝更胜往昔,所以他们不得不对刘赟及大汉朝是俯首称臣。同时刘赟建立起来的四支远洋舰队,更是征服了无数的岛国。就连那邪马台国(也就是倭国)也被汉庭水军是强行地占了下来,并成为了大汉朝的另一个州郡“瀛洲”。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